【全球快播报】福建最大佛教寺院,藏着这么多奇闻,难怪成了泉州千年的地标
泉州开元寺的文章我已经写过多篇,但是总是觉得不尽人意,感觉未能表述开元寺的真正内涵。开元寺毕竟是福建最大的佛教寺庙,天下禅宗的四大丛林之一,已有1300多年历史,又是泉州的地标,也是旅游的热门景点,而且还是泉州世遗城市的22个代表性景点之一。
(资料图片)
今天老靳再给大家讲讲你不知道的开元寺,这座神秘古寺内的奇闻和传说。
开元寺内为什么没有泉州的市树刺桐?
泉州又名刺桐古城,刺桐树是泉州的市树,但偌大的开元寺内葱葱郁郁,却无从寻觅刺桐的踪迹,而且最让人疑惑是,在寺内还有“刺桐”的碑刻,以及郭沫若的《咏泉州》的碑亭,诗中第一句就是“刺桐花谢刺桐城,法界桑莲接大瀛”。
开元寺内为什么没有栽种刺桐呢?其实前些年,开元寺内是有不少刺桐古树的,而且郭沫若的碑亭处还有一棵特别大的刺桐树,每当开花季节,红艳艳的煞是好看。只是因为这种树容易遭虫子,后来都慢慢的枯萎死去,园林部门换成了其它的树。
开元寺内我国唯一的一棵“桑莲”
桑树也好,莲花也好,我们都非常熟悉,但是在大雄宝殿西廊处,却有一棵我国独一无二的“桑莲”,而且已经有1300多年的树龄。这桑莲从何而来?
原来桑莲只是一棵桑树,起初传说是因为当时捐地的檀樾主黄守恭梦到桑树开莲花,故名之为桑莲,也有说这棵桑树真的开了莲花,但现在从无人见过。
开元寺内的宋代二塔是什么?
开元寺的双塔世无双,是我国现存最高的宋代石塔。但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在大雄宝殿前有一对小型石塔,旁边立着“宋代二塔”的碑刻,这就是著名的宝箧印经塔。
宋代二塔规制相同,通高约5米,塔下部为石砌梯形体基座,基座上为分层方形塔身,四周均有浮雕。其中东阿育王塔南侧塔身刻有“右南厢梁安家室柳三娘,舍钱造宝塔两座,同祈平安,绍兴乙丑七月题。王思问舍钱三十贯,乙酉重修”。开元寺宋代二塔为福建省内尚存的几座宋代宝箧印经式石塔中的两座,被认为是宝箧印经式石塔宋代代表作。
宝箧印经塔的来由,传说公元前二世纪古印度阿育王敕建八万四千座塔,其中十九座传入中国,故又称为阿育王塔。五代时期吴越王钱弘俶仿效阿育王,建造八万四千座塔,多为木雕或铜铸的一尺左右的小塔。石构大型宝箧印经塔现仅存于闽浙粤沿海三省,特别是泉州一带,它们仅建于宋元两代,是印度密教浮海东渐的产物,后来广为流传到日本等东亚地区。
开元寺为什么建有檀樾祠
开元寺藏经阁东侧有一小型的院落,建筑均为典型的闽南民居风格,大门门额上有“檀樾祠”三字。一般的寺庙基本不会设檀樾祠的,但在开元寺为什么开辟出这么大的面积作为檀樾祠呢?
原来这也是和前面的桑莲有关,这么大面积的地可是大善啊,而且起初还因为桑莲的原因,这儿以桑莲法地而著称,于是给建了一个檀樾祠,一直为黄氏后人打理。
为什么说开元寺是我国唯一的印度教遗存寺庙
印度教在我国本不多,但却是印度的国教。当时与佛教差不多传到中国,曾经一度还不少,但后来印度教却慢慢没落了,只剩下了佛教,而我国唯一的印度教遗存,也只有在开元寺看到了。
开元寺大雄宝殿月台束腰上雕刻的狮面人身像,以及大殿后面的立柱上雕刻的湿婆立象、象鳄争斗、毗湿奴骑坐金翅鸟等都是印度教寺院的建筑遗存。不过据说是从其它损毁的寺庙移过来的。
开元寺为什么说是偷梁换柱一词的发生地
开元寺的大雄宝殿,是著名的百柱殿,在我国古建筑中非常罕见。它为什么和偷梁换柱有关系呢?
原来在大殿设计是一百根立柱,在建设的过程中,为了给里面的佛像和朝拜的人留出空间,不得不减少了14根,同时增加了桁梁,这就是我国建筑史上著名的偷梁换柱。又因为这件事比我们红楼梦中第一次出现“偷梁换柱”早,所以现在也有人说这就是偷梁换柱的出处。
西哈努克亲王为什么对开元寺情有独钟
开元寺在国内的盛名比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等佛教圣地差了不少,但是为什么西哈努克亲王两次来此朝拜,对它情有独钟呢?
这还得从郭沫若和百柱殿说起,原来在万隆会议上,西哈努克亲王说柬埔寨曾有一宏伟的百柱殿,但是却毁于战火,郭沫若说我国泉州就有一座百柱殿,于是才让他为此两度莅临拜谒,当然也说明了开元寺佛教传承的深远。
看看,泉州开元寺,不仅仅是泉州地标那么简单,它每一处的建筑,甚至一棵树都藏着泉州历史的脉络,也可能有着非常传奇的故事!难怪它历经千年,依然还是泉州古城的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