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来阳谷调研乡村振兴,为乡村发展赋能科技 世界即时看
大众网记者 苏培贞 聊城报道
人才是乡村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日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的学生深入阳谷乡村开展调研实践活动,积极发挥智力资源优势,为阳谷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实践过程中队员们分为3个小组分别针对国庄村粉条产业、西八里营村党员积分制、嵌入式零碳社区三个方向开展调研和工作,领略阳谷县乡村振兴及产业发展现状。通过调研,队员们充分了解了阳谷县近年来乡村振兴工作的发展变化。
发挥专业优势,赋能特色发展
(资料图)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来到我们国庄村,帮助设计logo,为我们开拓发展思路,真正做到强村富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阳谷县侨润街道国庄村党支部书记国金尚高兴地说。
据了解,“国庄粉条”的产地位于阳谷县城东6公里的侨润街道国庄村,一个有着100多年粉条生产历史的专业村,支队开展专题调研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中,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的学子们走街入户,在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特色,为国庄村设计出如何制作粉条预制菜及国庄粉条规范化发展的方案。
但国庄村粉条产量处于较小规模,村民熟知预制菜的生产收益,但对预制菜产品的开发缺乏积极性,支队成员又寻求了一条可以协助国庄村粉条发展的新路径,
通过提升国庄粉条品牌知名度,协助实现“国庄粉条”到“阳谷粉条”的品牌建立。设立了“观日履谷”logo,并通过支队实践故事的宣传,提高国庄粉条知名度。最后,在国庄粉条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时,为地方提供“低碳生产”的方案。获得地方高度评价。
围绕就业帮扶“出谋划策”
西八里营村是“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省级文明村”,也是远近闻名的“好人村”“幸福村”。在西八里营村文化广场有个公示栏格外醒目,公示栏上有全村34名党员的积分、公开承诺等信息。支队成员来到聊城市阳谷县西八里营村,就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和村民就业帮扶政策等进行调研任务。
“2009年,我们探索党员积分管理制度。每个党员都有一张积分卡,有加分项,也有减分项,干得怎么样,群众看积分就一目了然。”西八里营村党支部书记陈少春说,2011年,他们又探索实行了“党员分包联户网格化管理”,按照党员家庭所住的位置,就近自愿分包农户,以实际行动作表率,为群众提供全方位、零距离服务。
支队成员对村里的两名老党员进行了访谈,和老党员们聊村民收入基本情况,对村民收入结构和村民就业帮扶进行深入探讨。通过这次访谈,支队队员们详细了解了西八里营村的党员积分制,同时,更全面地了解西八里营村在就业帮扶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提供了详细建议和未来规划。
为乡村能源发展提供新思路
在春和八里项目推进区内,新能源光伏项目基础良好,目前社区内光伏板已铺设完毕,为提高光伏资源的利用率,零碳社区组成员来到了西八里营村,与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详细沟通,而后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对项目预选地点进行实地考察。
为解决全县光伏能源过剩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以V to G的方式将光伏扶贫活动提升到新的高度,提出了嵌入式零碳社区的发展理念,零碳社区组成员利用国庄村的运货车进行光伏能源的转储和使用。在中午时分,光伏发电量达到高峰,利用这个时间段将货车的电池充满电,然后,在需要的时候,通过货车的放电功能,将储存的电能输送给国庄村的冷库。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光伏能源的就地消纳,将过剩的太阳能有效转化为实际用电,既解决了光伏能源过剩的问题,也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并通过此理念希望能形成阳谷经验为光伏过剩的地区提供解决问题的样板。
目前,支队已经与春和八里村书记、桥润街道主任、县发改委以及国家电网相关干部进行访谈,全方位确认此一理念的可行性。
“我们以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冷库、光伏、充电桩等综合能源的利用项目,目标是在当地实现零碳社区,响应省住建厅的零碳社区探索推进方案,为鲁西南提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以及科技赋能的乡村振兴模式。”陈柏翰清华电机系博士生介绍道。
据了解,此次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阳谷支队社会实践活动为期10天,在阳谷县是第四次开展实践活动,本次支队由18位同学组成,其中清华大学4人,硕博7人,台湾青年3人。